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要闻

年度调查 · 中国时尚产业20年:中国时尚需要抱持什么、添增什么?

  梧桐树茂,引凤来仪。中国时尚20 年发展速度之惊人,是很多业内人士也始料未及的。从最初的代加工学习阶段,到成为世界时尚消费的新兴市场,再到如今吸引很多已在国外扎根的设计“游子”回国拓展,吸引各方平台力量不断加入,中国时尚正在实现对资金、人才的强大引流。
  
  目睹时尚变迁,读懂时尚未来。近期《纺织服装周刊》记者通过对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杭州、成都等 16 个城市、近 200 家企业的深度调研,挖掘整理出企业与品牌转型升级、全新拓展的具体案例,以求为行业提供借鉴与启发。
  
  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年代
  
  意品集合店的创始人最初在意大利经营买手集合店,已拥有稳固的经营渠道与规模,在看到国内市场机遇来临时,他毅然选择回国发展,尝试经营欧美风格的集合店。
  
  意品集合店店铺负责人刘绍德说,去年 5 月,公司在广州开设了一家买手制集合店,其上新速度与欧洲基本同步。虽然,现下集合店经营状况正待观察,但公司回国发展的信心不曾动摇。
  
  任何市场都需要有识之士的锐意开拓,才会呈现出繁荣胜景。中国服装市场看似饱和,但在设计师眼中还有很多“处女地”。
  
  在易瑟梵品牌总经理兼设计总监许师敏看来,中国的礼服市场就是这样一块“处女地”。
  
  “品牌以晚礼服的设计、定制、生产为主,客户来自欧美及中东等国家,但从去年开始,我们选择开拓国内市场。”在很多中国消费者看来,晚礼服是只存在于影视界的特殊服装,与自己的生活并无交集。很多人即使遇到需要穿着晚礼服的场合,如聚会、婚礼等,也大多以具有礼服特征的时装代替。而在欧美,礼服行业已经相当成熟,不仅拥有固定的集散市场,零售与批发渠道也比较完善。
  
  值得庆幸的是,随着明星带动礼服的曝光率以及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,礼服行业将成为颇具潜力的待挖掘市场。“这也是我们决定回国发展的主因。”许师敏对记者说。
  
  今年 7 月 6 日,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因看好中国设计市场,开设了第一家 BM 品牌集合店。该项目负责人章小宝表示,首家 BM 品牌集合店经过近一年的慎重策划才最终落户湖南长沙,“从选址、选合作商,到选品牌,我们都经过了反复思考。我们更重视店铺的管理能力,集合店需要有经验的买手团队去运作,因此没有选择与地产商合作;此外,我们对集合店的入驻品牌进行了严格筛选,以保证风格统一。”
  
  “首家 BM 品牌集合店只是一次试水,未来会将其全面铺开,计划在两年内开设 100 家店。对于品牌的选择,有这样的计划 :预计300 平方米的集合店入驻 10 个品牌,其中 4 个作为主打品牌,约占60% 的空间,为店铺定下基调;400 平方米的集合店入驻 15 个品牌,以此类推。”章小宝介绍说,BM 品牌集合店中 80% 为白马市场内原创品牌,20% 为与其他设计平台合作引进的设计品牌。周密详细的计划,体现出了白马市场对中国原创市场的信心与野心,“这是一个原创设计蓬勃发展的年代,希望通过努力,助力白马市场内的品牌走出去,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”
  
  这是一项曾被忽视的资源
  
  时尚新兴势力的蓬勃,造就了一批时尚领军者。与此同时,也为一些传统品牌带来了困扰,但更多的是思考。并不是新品牌的成长挤占了市场空间,而是新消费的崛起不允许服装业再沿袭“传统”,那些曾经为追求快速发展而忽视的短板,终将被再次补齐,其一就是品牌意识。
  
  品牌,不仅是一个代号,更是印入消费者脑海中的一个标签,拥有独特、个性等基调的品牌便拥有了较深的群众基础。如今很多畅销品牌正是因为拥有了独立的品牌风格、理念、调性才获得了市场的认可。例如太平鸟、海澜之家、巴拉巴拉、雅莹、江南布衣、MO&CO、哥弟等,他们不仅占据商业百货、购物中心中的黄金位置,更成为电商等购物渠道的流量大军。
  
  与此同时,更多的品牌正在积极思考,努力弥补。保罗西蒙品牌拥有三家工厂,十余名版师,今年春夏仅打版数量就突破了一万个。保罗西蒙品牌副总经理何晓辉对记者说,一万多个版型中,品牌从中筛选 1500 个,然后再精简出 400 个,这样才算完成了品牌新一季服装的版型设计。
  
  如今,品牌在全国共有 150家专卖店,同时入驻了数十家品牌集合店,行业口碑是品牌赖以生存的招牌,“但如今,要说缺少什么,应该就是品牌调性了。”何晓辉坦言,以工厂起家的保罗西蒙在品牌意识方面的欠缺,正在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,“我们需要更明确的产品定位和品牌风格,如今取名‘保罗’的男装品牌已经太多了,我们需要从中脱颖而出。”
  
  这是一类企业亟需的人才
  
  经过 20 年的发展历程,国内服装品牌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,并带动大部分企业进行人才建设,从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抽离。然而,仍有部分中小企业并未觉醒,他们对品牌意识的缺失,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漠视,令其陷入发展的迷途。
  
  某品牌销售负责人邓利然坦言,该品牌对于流行趋势和品牌大局观的把控存在缺陷,主要源于人才配置的缺失。“如今我们聘用的设计师普遍学历不高,缺乏对于市场形势的独立解读能力,使得品牌陷入追逐流行款式的死循环。”虽然当下该品牌凭借多年积累的口碑、与面料商诚信的合作关系维持运营,但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茫然。
  
  “以前,公司通过网络招聘渠道招募人才,效果不尽人意,如今,招聘以同行介绍为主。但一个设计师适应得了那家品牌,并不一定适用于这家品牌。”尊格品牌总经理李经青对记者说,检验设计师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也很高,不通过一两季产品的验证,看不出来是否能够驾驭品牌。
  
  而如今,尊格品牌的设计师团队仍处在成长阶段,“品牌的设计人员大多出身专业设计院校,对于设计与工艺还算熟练,但在色彩与面料方面稍有欠缺。”李经青表示,“刚毕业的设计人才,需要长时间的磨练,挑面料、谈价格等事宜仍需我亲自把关。”
  
  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与稳固的市场根基,保罗西蒙的设计团队建设已步入正轨。“我们打造了一支高效率的团队,未来将在品牌建设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。”何晓辉说。这支设计团队不仅能出设计图,更是对整盘货品的架构、市场销售的动态有着充分了解,他们与品牌运营部紧密合作,甚至可以跟进工艺部、生产部、销售部在内的整个流程。
  
  “我们也经历过人员冗杂、尾大不掉的阶段,但经过大范围的人员精简后最终发现,需要 120 人完成的项目,20 人同样可以完成。”何晓辉说,经历了这番变革后,公司最终明白,品牌发展需要的是高效的复合型人才。
  
  “如今,这个 20 多人的团队,每个人都懂设计、懂销售,更具责任感的团队建设,我们紧密结合在一起,效率得到极大提升。”何晓辉介绍说,如今大家经常开展“头脑风暴”,集思广益、共话发展,会议的显著效果为品牌带来了明晰的未来。
  
  这是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
  
  中国时尚这 20 年,也是消费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 20 年,消费者从最初的没有品牌意识,到跟着品牌前行,再到打造个性自我 ;中国服装的销售渠道也随之,从市场坐商,到进入商场、设专卖店,再到平面化、包容式的全渠道建设,如今,人本的概念已经从设计延伸至了营销。
  
  如果你觉得一针一线的人工刺绣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,已经成为上个世纪的回忆,抑或只会出现在大型商场和高端百货,那么你就错了,有这样一位匠人带领着众多年过半百的老绣工,将刺绣搬到了微商,还做得风生水起。
  
  龙行天尚皮具设计公司创意总监何金龙是一名资深手包设计工匠,他将传统刺绣与自己的手包设计进行了诸多尝试,衍生出了多系列的丰富产品。
  
  “四大名绣的老师傅们我都认识,如今我带着工作室的设计人员跟他们学艺,开设了一家以私人定制为主的微店。产品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,定价以刺绣师傅的资历和手艺为基准。”何金龙向记者展示了一款刺绣,这款出自国家非遗传承人的作品,如今已预售出去,“生产性的保护是对古老技艺的最大传承,我希望通过前卫的渠道,让年轻人爱上这种艺术。”
  
  街头潮牌 Podsitop 成立于 2015 年 12 月,绑定年轻人的 Podsitop对于渠道营销的解读,有着作为“时尚新势力”的特色。
  
  “不同于传统潮牌用一个LOGO 或一个图案贯穿品牌发展始末,我们力求不给人留下固定印象,一年四季产品,每三个月就会更换新的主题,每个主题都契合当下热门话题,这个研发周期现在还有缩短的趋势,有趣、好玩、会玩是品牌留给消费者的最深印象。”Podsitop 品牌主理人张鹏对记者说。
  
  对于营销,Podsitop 更是有自己的“玩法”。“传统品牌每季都会拍广告大片,但过于固化的形象,效果并不理想。”张鹏说,Podsitop 策划了一系列推广活动,如潮流创意街拍。
  
  这种街拍以邀请 95 后大学生,通过手机端拍摄自己对Podsitop 的穿搭为主要形式,只要有活力、爱潮牌,他们就可以从品牌这里借服装拍照片,一旦被品牌录用,就可以获得稿费报酬。
  
  “这对 95 后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。很多照片一经朋友圈的疯狂转发,便提供了品牌发展潜在客户群的机会。”张鹏向记者展示了部分街拍照片,有的照片甚至看不出拍摄的是一件衣服,但这就是“新人类”,这就是他们眼中的有趣、好玩、会玩。
  
 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最近这 20年时间里,传统品牌、电商品牌、设计师品牌甚至潮牌等都曾创造过辉煌与成绩,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,他们也曾面临变革与转型。
  
  未来,那些拥有特殊基因和调性的品牌、企业,将继续披荆斩棘,以崭新的姿态,占领时尚高地,缔造新的传奇。